《咸陽城西樓》

 

一上高城萬里愁,

蒹葭楊柳似汀洲。

溪雲初起日沈閣,

山雨欲來風滿樓。

 

鳥下綠蕪秦苑夕,

蟬鳴黃葉漢宮秋。

行人莫問當年事,

故國東來渭水流。

 

 

 

許渾在唐宣宗大中三年(849)任監察御史的時候,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,政治非常腐敗,農民起義此起彼伏。

 

一個秋天的傍晚,許渾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,見太陽西沈,烏雲滾來,涼風陣陣……詩人的憂愁思鄉之情和弔古傷今之感襲上心頭,交織在一起,於是即興寫下了這首意蘊別緻、格調俊麗的七律。

 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一登上這高高的咸陽西樓,心中便湧起無邊的憂愁; 眼前蒹葭蒼蒼、楊柳堆煙,就像雲水迷濛、沙洲萋萋的故鄉。

 

磻溪之上暮雲漸起,慈福寺邊夕陽西落;驟起的涼風滿佈西樓,一場山雨眼看就要來了。

 

鳥雀倉惶,逃入禁苑的綠叢;寒蟬悲鳴,躲在深宮的枯桐。

 

羈旅於此的人,還是不要追問舊朝的往事吧!秦漢故址上,只剩下渭水還像昔日一樣,不息東流……

 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全詩情景交融,景中寓情,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,賦予抽象的感情以形體,在呈現自然之景的同時,又體現豐富的生活經驗,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。景別緻而淒美,情愁苦而悲愴,意蘊藉而蒼涼,境雄闊而高遠。神完氣足,是晚唐登臨之作的翹楚!

 

「山雨欲來風滿樓」,雲起日沈,雨來風滿,動感分明;「風為雨頭」,含蘊深刻。這是對自然景物的臨摹,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,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的形象化勾勒,它淋漓盡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傳出了詩人「萬里愁」的真實原因。

 

這千古傳詠的名句,就被後人引用在發生重大事件前,那種窒悶、不安,使人感覺有沉重壓力的氣氛。這一種醞釀、蓄勢待發的氣氛,就如大雨前的大風一樣,蘊蓄著聲勢驚人的無比威力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微微一笑 的頭像
    微微一笑

    腹有詩書氣自華

    微微一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