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中小不平,可以酒消之;
世間大不平,非劍不能消也。
—《幽夢影》
胸中小的不滿,可用酒來消除;世間大的不公不平,非利劍不能解決。
以酒澆愁,消除胸中磊塊,古詩中多有寫及,句如曹操「何以解憂,唯有杜康」,杜甫「潦倒新停濁酒杯」,陳與義「草草杯觴恨醉遲」,陸游「衣上征塵雜酒痕」,柳永「今霄酒醒何處」,范仲淹「酒入愁腸,化作相思淚」均是。
當憂愁不快,幾杯老酒,飄飄然,神經在近於麻木中,由緊繃到鬆弛,得到一陣輕鬆逍遙,不無快感。但這只是胸中小小不平。
若世間大的不公、不平,如異族入侵、民族岐視、階級剝削、政治迫害、匪人騷擾等等,則非酒能消,必須憤起抗爭,以武器以利劍作殊死反抗,靠刀槍,訴諸武力,才能驅逐之、消滅之,從而改變命運。而借酒澆愁,於世間的大不平,則無濟於事。
大仲馬的《基督山恩仇記》中,基督山伯爵早年曾因遭鄰居陷害,在婚禮舉行的當天,被送往暗無天日的人間黑獄,度過了十四年悲慘生涯。在瀕臨瘋狂、崩潰,而終至九死一生地逃出黑牢之後,基督山伯爵終於展開了一連串心計極深的復仇計畫。
2014年上演的大陸電視劇「瑯琊榜」,無獨有偶地,也是一個中國式的《基督山恩仇記》。
梅長蘇本遠在江湖,卻名動帝輦。江湖傳言:「江左梅郎,麒麟之才」,有著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長蘇,卻是一個病弱青年、弱不禁風,背負著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與血海深仇,就連身世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秘密。
原來,於十二年前,南梁大通年間,北魏興兵南下,赤焰軍少帥林殊隨父出征、並率赤焰七萬將士抗擊敵軍,不料剛剛經歷浴血奮戰的七萬將士,因奸侫陷害含冤埋骨梅嶺。林殊從地獄之門拾回殘命,歷經至親盡失、削骨易容之痛,從此化身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盟主梅長蘇。
十二年後,梅長蘇假借養病之機、憑一介白衣之身重返帝都,從此踏上復仇、雪冤與奪嫡之路。京城之內、朝堂之上,太子和譽王爲奪嫡而勢如水火,梅長蘇便成爲了兩人爭相招攬的對象,而梅長蘇周旋於兩人之間,卻選擇了幫助剛正勇毅的靖王。
面對舊時的摯友、往日的戀人、昏庸的梁帝以及過去熟悉的所有,他只能默默隱忍著一切,於看似不經意間,以病弱之軀隻手掀起波波血影驚濤,輔佐明君登上皇位,爲七萬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。
基督山伯爵、林殊,作為一個人,面對如此世間之大不平,如果沒有拿起他們的劍,如何消此大恨?人活一世,有所忍、有所不能忍!
基督山伯爵最後對陷害他最深的仇敵說:「我寬恕你,因為我也需要被寬恕!」這時,就有不少人以一付悲憫的眼光,用宗教的種種語言來告誡寬慰你,要你放下、要原諒?!好個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。
基督山伯爵,若沒做了復仇之事,相信他也說不出「我寛恕你」這句話;如果林殊沒有復仇,他最終也將含恨終生、死不瞑目!因為,在我們寬恕之前,要先能對得起自己!
張潮說得好!「世間大不平,非劍不能消也」,面對大不公、大不平,拿起你的劍來吧!就讓暴風雪來得更猛烈一點吧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