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迢迢牽牛星》  古詩十九首之十

 

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

纖纖擢素手,扎扎弄機紓。

終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

河漢清且淺,相去復幾許。

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。

 

 

 

明天是七夕,中國情人節,牛郎與織女的故事,大家耳熟能詳,我就不再贅述。

 

牛郎和織女的字眼,最早是出現在《詩經》裡,而且是星星的名字,並不是人名。

 

一直到東漢時代《古詩十九首》的描寫,才開始為「牛郎和織女」增添了悲劇的愛情色彩。

 

到了南北朝,完整的牛郎、織女的故事成形,而後才有將七月初七定為牛郎織女相見日的說法。

 

而這個因為天象變化轉變而來的劇情,就在人們不斷的修改、潤飾之後代代相傳,成就了今天我們所聽到的動人故事。

 

不過,這個故事寫得漏洞百出,讓我來寫,肯定不是這樣子寫的。

 

織女顯然愛得不夠深?要不就是腦子不太靈光?孩子都生了兩個,以她是玉皇大帝的女兒,天天和老爹軟磨硬泡,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,怎麼可能沒有辦法解決與牛郎的相思困境?

 

牛郎也恁地太蠢了!都可以跟織女生下小孩,表示天上人間必有可通之處,總要努力去找出解決辦法呀!況且兩個小孩必定帶有仙根,這點就是可以大大著力之處⋯⋯

 

「百世修來同船渡,千世修來共枕眠」,於茫茫人海中,遇到了他(她),若為善緣,一定要好好把握,掃除一切障礙,求得並蒂花開。這是天下有情人都要有的決心!

 

回過頭來,再來談談《古詩十九首》。這是在東漢時期在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五言詩,內容多寫離愁別恨和徬徨失意,思想消極,情調低沈。但它的藝術成就卻很高,長於抒情,善用事物來烘托,寓情於景,情景交融。

 

《古詩十九首》習慣上以句首標題,依次爲:

《行行重行行》、《青青河畔草》、

《青青陵上柏》、《今日良宴會》、

《西北有高樓》、《涉江采芙蓉》、

《明月皎夜光》、《冉冉孤生竹》、

《庭中有奇樹》、《迢迢牽牛星》、

《回車駕言邁》、《東城高且長》、

《驅車上東門》、《去者日以疏》、

《生年不滿百》、《凜凜歲雲暮》、

《孟冬寒氣至》、《客從遠方來》、

《明月何皎皎》。

 

《迢迢牽牛星》這首詩,在古詩十九首中,乃是我最喜歡的一首。因為疊字用得很好,最後的「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。」讓相思無限延伸。

 

在中國詩人中,疊字用得深得其中三昧的是李清照,「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悽悽慘慘戚戚」《聲聲慢》,是經典之作。

 

晚唐詩人中,李商隱算也是偏喜用疊字。有人評李義山是有病態的,其詩作傷於雕琢,永不作「大聲鏜鎝、小聲鏗訇」的詩語。所以有人將李義山的菊詩──「暗暗淡淡紫,融融冶冶黃」,當成笑柄。

 

原因是注意疊字,便太過柔靡,而且疊字必出於雕琢,雕琢過份,詩便死了。讀者但能欣賞到雕琢的美,可是詩意呢?詩人與讀者兩皆失之。

 

其實李商隱蠻冤的,他還是有很多詩寫得不錯,可能對《古詩十九首》很是讚賞,才喜用疊字。疊字真的是女人才喜歡的用法,男人若用得太多,有失氣概,就不美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微微一笑 的頭像
    微微一笑

    腹有詩書氣自華

    微微一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