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定風波》
莫聽穿林打葉聲,
何妨吟嘯且徐行,
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
一蓑煙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風吹酒醒,微冷。
山頭斜照卻相迎。
回首向來蕭瑟處,
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本篇為蘇東坡醉歸遇雨抒懷之作。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,表現雖處逆境屢遭挫折,而不畏懼、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樂觀情懷。
詞的上片以〈莫聽穿林打葉聲〉開篇,一方面寫出了風大雨疾的情景,一方面又以〈莫聽〉二字寫出外物不足縈懷之意,即使雨再大,風再烈,都不會受影響;
〈何妨吟嘯且徐行〉承接上句,何不低吟長嘯緩步徐行,突顯出詞人的情趣和興致。〈何妨〉二字寫出一絲俏皮之意,增添了和雨挑戰的意味。前兩句是全詞的樞紐,以下詞句皆是由此發出。
〈竹杖芒鞋輕勝馬〉寫詞人腳穿芒鞋手持竹杖雨中前行的情景,〈輕勝馬〉三字傳達出從容之意,〈誰怕〉二字詼諧可愛,值得玩味;
〈一蓑煙雨任平生〉由眼前風雨進一步寫到整個人生,表達了搏擊風雨、笑傲人生的喜悅和豪邁。
下片寫雨停後的情景,〈料峭春風吹酒醒〉寫醉酒被春風吹醒,暗示雨停。〈微冷〉,風吹雨停,詞人突然感覺有點冷,抬頭一看〈山頭斜照卻相迎〉,已雨過天晴;
〈回首向來蕭瑟處〉,回頭看看那剛下過雨的地方,發出感慨:
〈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〉此乃本篇的點睛之筆,道出詞人對天氣微妙變化的頓悟,表達了詞人寵辱不驚的超然情懷。
〈風雨〉二字一語雙關,既是大自然的風雨,又暗喻了政治風雨和人生的榮辱得失。
全詞即景生情,語言幽默詼諧,值得一讀再讀。
從這首詞中,我們能看到蘇東坡曠達的胸懷、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蘇東坡一直是我敬愛的文人,我欣賞他的胸懷開朗,詩詞優美,常有發人深省之處。
「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」這種寵辱不驚的超然胸襟,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。
人的一生說短很短,說長很長!前路漫漫,不同的風雨總是會接踵而至,唯有寵辱不驚,平常心,才能堅強不移地往前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