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竹枝詞》

 

楊柳青青江水平,聞郎江上唱歌聲。

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。

 

 

《竹枝詞》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,人民邊舞邊唱,用鼓和短笛伴奏。賽歌時,誰唱得最多,誰就是優勝者。

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,非常喜愛這種民歌,他學習屈原作《九歌》的精神,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,制成新的《竹枝詞》,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,富於生活氣息。

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。但在寫作上,多用白描手法,少用典故,語言清新活潑,生動流暢,民歌氣息濃厚。劉禹錫創作多首《竹枝詞》,這是其中一首。

 

這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歌。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、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裏,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産生的內心活動。

 

首句「楊柳青青江水平」,描寫少女眼前所見景物,用的是起興手法。所謂「興」,就是觸物起情,它與後文要表達的情事,並無直接關系,但在詩中卻是不可少的。

第一句描寫的春江楊柳,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,於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:「聞郎江上唱歌聲」。這一句是敘事,寫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的歌聲時,起伏難平的心潮。

 

最後兩句:「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」,是兩個巧妙的隱喻,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。既寫了江上陣雨天氣,又把這個少女的迷惑、眷戀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出來。

 

此詩以多變的春日天氣來造成雙關,以「晴」寓「情」,具有含蓄的美,對於表現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內在感情,十分貼切自然。最後兩句一直成爲後世人們所喜愛和引用的佳句。

 

用諧音雙關語來表達思想感情,是我國從古代到現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。

這首詩用這種方法來表達青年男女的愛情,更爲貼切自然,既含蓄,又明朗,音節和諧,頗有民歌風情,但寫得比一般民歌更細膩,更含蓄。因此,歷來爲人們所喜愛傳誦。

 

 

以上部分內容及圖片摘自網路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微微一笑 的頭像
    微微一笑

    腹有詩書氣自華

    微微一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