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臨江仙》 楊慎
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。
是非成敗轉頭空。
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。
白髮漁樵江渚上,慣看秋月春風。
一壺濁酒喜相逢。
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。
詞的開首兩句,令人想到杜甫的「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」和蘇軾的「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」,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,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雲的豐功偉績。
然而,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。「是非成敗轉頭空」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,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。
「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」,青山和夕陽象徵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,儘管歷代興亡盛衰、循環往復,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,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。
從全詞看,基調慷慨悲壯,意味無窮,令人讀來蕩氣迴腸,不由得在心頭憑添萬千感慨。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,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,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。
在這凝固的歷史畫面上,白髮的漁夫、悠然的樵漢,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。江渚就是江灣,是風平浪靜的休閒之所。
一個「慣」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。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,酒逢知己,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。「濁酒」似乎顯現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,其意本不在酒。
古往今來,世事變遷,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麽?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,且談且笑,痛快淋漓。多少無奈,盡在言外。
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,彷彿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,而是無情的歷史;彷彿傾聽到一聲歷史的歎息,於是,在歎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。
難怪,清初文學批評家毛綸、毛宗崗父子,在批註元朝羅貫中的《三國演義》時,要把明朝楊慎的這首詞放在最前頭。
因為整個三國歷史,就是轟轟烈烈的一個朝代之爭,巨人的較量;《三國演義》洋洋灑灑數十萬言,都濃縮在這一首小詞中,充滿悲慨。
生平第一次看到「幾度夕陽紅」這個字眼,是在瓊瑤的小說中。就60年代而言,她的小說寫得還真是不錯,就不知為什麼電視劇老是把它演得那麼誇張?!
猶記懵懂的少女時期,「寒煙翠」、「心有千千結」、「菟絲花」、「庭院深深」、「在水一方」⋯⋯每一首詩詞,我都背得要比國文課文好,也是瓊瑤的小說,帶我走入詩詞的世界。
近八個多月來,我一直在玩「九陰真經」手遊版遊戲。這是一款江湖遊戲。每天在「九陰」這個舞台上,出將入相,煞有介事。
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英雄。英雄的起落,英雄的興衰,英雄的氣魄,英雄的無奈;幫會之爭亦如朝代之爭。無論是英雄,還是幫會,說什麼成敗,論什麼是非?戲演完了,人一閧而散,到頭來,也全是一場空。
昔時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⋯⋯
以上部分內容及圖片摘自網路